(相关资料图)
新快报讯 11月20日,华夏幸福(600340)股价下跌9.01%,收报3.13元/股。此前,受公司预重整获法院受理消息提振,华夏幸福股价一度上涨。但11月19日深夜,华夏幸福现任董事王葳公开对预重整相关事宜提出异议,股价次日出现大幅回落。
11月17日,华夏幸福披露了多条预重整相关公告,称公司收到债权人及法院送达的文件,申请人以公司未按期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,但具备重整价值为由,向廊坊中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,同时申请启动对公司的预重整程序。公告显示,华夏幸福对此无异议,法院决定受理对公司进行预重整。
然而,“平安系”派驻华夏幸福的董事王葳在11月19日深夜发布声明称,她对公告所述“华夏幸福对预重整无异议”一事完全不知情,公司在公告发布前未向其告知、未提供材料,也未召开董事会征求意见。王葳表示,已就上述情况向监管部门提出投诉。
针对该情况,新快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了华夏幸福董事会秘书处,对方回应称,相关信息以公告为准,后续进展也将依法依规进行披露。
从股吧讨论来看,华夏幸福投资者观点呈明显分化。有投资者质疑公司治理,认为“不会真以为能重整吧?华夏幸福这些操作不知道还有没有坑。”也有人将矛头指向“平安系”,称“平安又不出主意化解债务,又不想当家,这样不行,那样不对,破产清算就开心了。”
事实上,投资者分歧的背后,亦是“平安系”与华夏幸福长期以来存在的矛盾。自2018年“平安系”以137.7亿元战略入股华夏幸福,成为第二大股东,双方曾被市场寄予厚望。然而,随着华夏幸福2021年爆发债务危机,原第一大股东华夏控股因债务违约被强制平仓,“平安系”被动成为第一大股东,同时也成为最大的金融债权人之一,风险敞口高达百亿元级别。
到了2024年10月,华夏幸福推出“置换带”方案,2025年4月,公司明确该方案系将旗下两家核心子公司以总价2元转让给国有背景的廊坊资管,用于抵偿对廊坊银行的225.75亿元债务。尽管遭到“平安系”反对,该交易仍在今年6月召开的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获得通过。而在2025年8月审议半年报及资产减值相关议案时,王葳亦明确投出反对票,理由为“置换带处理不审慎”。
在此背景下,“平安系”开始进行减持。2025年8月,华夏幸福披露了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,“平安系”拟在9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%的股份。
从基本面来看,华夏幸福经营状况仍在持续恶化。2025年前三季度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.82亿元,同比暴跌72.09%;归母净利润亏损98.29亿元。资产负债率攀升至96.44%。
采写:新快报记者 张晓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