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慧莹
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。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,2023年,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预计达到1158万人,同比增加82万人,创历史新高。
【资料图】
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,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,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。而随着我国“三孩”生育政策的实施,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。
破除生育与就业矛盾
据2022年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“企业生育成本负担对女性就业的影响”课题对29个省区市1043个企业的调查显示,“三孩”生育政策实施以来,25.39%的被访企业承认存在只招男性或同等条件下男性优先的情况;被访企业中,82.36%的企业希望对其承担的女职工产假期间(含延长产假)的社会保险缴费予以补贴,48.71%的企业希望为当年有女职工生育的企业适当减税。
“目前,我国育龄女性大多数是职业女性,生育与就业确实存在某种冲突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河南省政协办公厅一级巡视员张广东说。
全国政协委员翟美卿也表示,社会上确实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就业性别歧视,不利于女大学生就业。有些企业可能担心雇佣女性会因为生育问题增加用工成本、降低单位效益,不太愿意招录女大学生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荣华控股企业集团董事长崔荣华发现,目前我国女大学生从事的行业也普遍分布在人力资源管理、教育、卫生、饮食服务、文秘和演艺等行业,科技含量越高、文化层次越高、职位越高的岗位,女性人才所占的比例越小。
崔荣华分析背后的原因认为,有些行业中存在的就业歧视,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选择,从而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观。
就业观念反过来也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选择,翟美卿也表示认同。翟美卿发现,有一部分女大学生观念偏保守,执着于报酬福利好、工作稳定等单位就业,而这些单位竞争激烈,这样自身就业的选择范围就会小得多,也会导致就业难。
保障女性平等就业权利
崔荣华的企业中50%以上的员工都是女性,对于女性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,她深有同感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,如何促进女大学生就业,她表示,除了要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,提升工作能力和个人素养外,政策和法律上的引导与限制也是重中之重。
为了促进女大学生就业,近年来,全国妇联通过举办“她力量”女性高校毕业生求职专场活动、“不负韶华 奋斗有我”女大学生就业专场活动、女大学生网络双选招聘会、女大学生“创业训练营”等,为女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助力。2022年以来,各地妇联共举办女性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3083次,提供就业岗位106万个。
虽然许多部门在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方面下了不少功夫,但女大学生就业情况还是不容乐观。据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中的数据显示,男性应届毕业生收获录取通知与签约比例分别为54.4%和22.2%,而女性应届毕业生收获录取通知与签约比例为41%和10.4%,男性签约率是女性的两倍。
张广东建议,应该落实育龄女性就业保障政策。在法律层面落实已出台的育龄女性就业保障政策,进一步明确侵犯女性平等就业权赔偿范围,同时适当提高精神损害赔偿数额,以起到有效的警示与惩戒作用。
生育不应只是女性一个人的事,需要动员各方力量来支持。翟美卿表示,比如,让男性休陪产假、建立生育支持基金等,给女性员工多的单位以适当的补偿,缓解其用工压力,让女员工能够大胆生育,从而为女性营造更友好的工作环境、社会环境。
崔荣华也建议,出台具备较强可操作性的一般规范性文件,作为保证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依据;要加强执法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,面对就业过程中不公平的现象做到严肃查处,执法必严、违法必究。同时,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,特别是针对女性就业中的社会保障体系,打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,为实现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。
不过,让翟美卿欣喜的是,现在也有很多企业能公平对待女性,倡导性别平等的职场文化,在吸纳女大学生就业上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作为一名女性企业家,她也一直把吸纳女大学生就业作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。“当今社会,女性以丰富形式全面参与社会发展,理应得到平等的就业权利。”翟美卿说。
乡村振兴中,女大学生大有可为
如今,越来越多的女大学毕业生选择回乡创业、投身基层,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奋斗拼搏。全国人大代表、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青园心家庭农场负责人余青青便是其中一位。她说,农村蕴含巨大的创造活力和发展潜力,在乡村振兴中,女性同样大有可为。
2014年,大学毕业刚两年的余青青选择辞掉工作,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回乡打造绿色蔬菜基地,为家乡发展贡献巾帼力量。创业不易,余青青回忆,刚办农场时自己也曾遇到很多困难,却从未后悔。
余青青坦言,大城市固然发展机会多,但就业压力也大。“如今,国家对于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有着许多鼓励扶持政策,我们当代年轻人要学会牢牢抓住机遇,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。”
对于现在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,余青青表示,大学生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。一纸文凭决定一切的时代已过去,不要好高骛远,面临就业岗位功能需求多样化时,要找准定位,先从所学专业的行业做起,更多积攒自己的实践经验,虚心请教,发挥自己多面才干。
近年来,各地妇联在大力培育打造“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”,引领支持女性高校毕业生投身“乡村振兴巾帼行动”,带动她们逐渐成长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。
乡村振兴,人才是关键。“现在,城里优秀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,但农村却非常缺乏人才。”余青青表示,“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优秀女大学生能到基层去挥洒汗水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!”
标签: